重磅!今冬农村煤改气保量保价!河北终于出手,今年可以安心过冬了_壁挂炉怎么保养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煤改气大戏在京津冀等北方大地上掀起。
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北方煤改气已经过去4年,最离谱的一次危机是在2019年冬天。
那个冬天,全国气源保障非常充裕,河北多地却传出天然气限购的消息,而且仔细看绝大部分限购的均是这几年轰轰烈烈刚干完煤改气的地区,这其中,还包含了在国家千年大计雄安新区。
当时爆出,多家燃气公司向农村煤改气采暖用户发布限购通知,通知称因上游供气方冬季气价上涨,决定对农村煤改气采暖用户采取两档价格供应天然气,如果用户选择每立方米2元多的低价购气,则必须分次限量购气,一次购气充值限额为100元;如果选择每立方米3元多的高价购气,则充值不设上限。
为何出现如此盛世奇景?
根本矛盾点在于上游气价上涨而搞煤改气的燃气企业又无法直接向煤改气用户顺价,不得不采取限购政策,以间接迫使居民少用气,企业少亏损。
这次危机最终还是在发改委与上游企业、燃气企业等多方约谈之下平息,但其实行政式干预并未彻底解决冰山下的问题。
到了今年,2017年出台的中央冬季清洁采暖补贴政策已经到期,迫切需要一个综合解决方案。于是,在冬季保供即将来临之际,河北出手了。
9月9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天然气价格政策的通知》。
从通知名称上看起来好像是针对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但如果仔细看通知全文,根本就是为解决河北煤改气问题而量身定制的。
河北要干的第一件事是大力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包括跨县的省网管输费以及县域内城燃配气管网之间的转供代输费用。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省内短途管输价格(含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由省统一管理,每三年校核一次,管输企业要按规定每年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投资、收入、成本及输气量等信息和材料。
对于省网的管输费,说白了还是按照成本+合理收益来,而且三年核一次,并不解渴。其实最核心最解渴的是控制第二个费用,明确转供代输环节价格政策。
“转供代输是指本区域内(县域)省内短途管道与城镇配气管网之间不同企业的天然气转售代售输气行为,是区域内城镇配气环节的组成部分。转供代输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原则上由各市统一管理。”
河北为了大规模推进农村煤改气,很多乡镇甚至农村都被拆分为单独的燃气经营区域,成立了不同的燃气公司,而这些新燃气公司本身没有管输气源,不得不从周边已经成熟经营的燃气公司转供代输,但这个转供代输如何收费一直是个真空区。
这次河北直接给设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定价模式。
“转供代输环节原则上不超过三级,未获得立项批复或未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转供代输管道不得擅自定价和收费。转供代输价格按照输气管道长度每10 公里0.01 元/方的原则核定,且整条管道核定终端价格控制在上一级省内短途管输价格30%以内,最高不超过0.06 元/方。对没有实质性管网投入或不需要提供输气服务的加价,要予以取消。”
河北要干的第二件事是完善价格联动及配气价格形成机制。
2021 年底前,凡是通天然气的市、县均要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做到市县全覆盖。
这一条相当是给下游城燃解压,在今年气价暴涨的背景下,城燃如果不能顺价那就只能关阀关门了。
至于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明确居民生活用气范围和价格。
“居民生活用气是指城乡居民家庭住宅(含独立采暖),以及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养老福利机构等生活用气,不包括集中供热用气,按现行居民用气价格政策执行。”
“居民“煤改气”采暖用气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气,一律执行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农村居民“煤改气”采暖用气价格执行阶梯气价一档标准。”
简单说,城里面居民采暖用气执行阶梯气价,而农村居民煤改气采暖直接按照一档最低价实施。
“上游气源企业要严格落实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农村“煤改气”采暖用气门站价格按居民用气价格执行的政策,积极筹措资源,与下游企业足额签定用气合同。上游气源和下游供气企业均不得以居民气量不足等名义擅自限供、停供、减供或提高价格,要确保居民用气充足供应价格稳定。对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保障范围,落实保障供用气责任。协调上游供气企业对北方清洁取暖重点地区在气源保障上给予倾斜支持。”
这就将压力全部传导到上游资源方了,给农村煤改气的价格必须按照门站价来,而且还得足额供应,今年这行情下上游保供绝对压力山大。
综合来看,河北这次出文是从上游资源、中游转输到下游城燃全链条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给冬季采暖尤其是农村煤改气采暖吃了个定心丸,一大批做农村煤改气的城燃公司这个冬天可以稍稍缓口气了。
唯一还有一个待解的疑问,就是上游资源方是否有足够多便宜陆上资源来供应河北的居民采暖。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直接回应了上述疑问。
首先,民生用能将在资源上做到充分保障。
“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不到50%,有能力、有条件给予全额保障。为保障民生用能供应,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对民生用能实行合同全覆盖。组织供气企业和地方全面签订供气合同,对民生用气合同全覆盖。”
针对今年国际天然气价格暴涨的问题,发改委也做出了明确回应:
“得益于这几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国内增储上产,加强进口统筹协调,加快提升储气能力,国际气价上涨对我们的影响总体是可控的。特别是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基准门站价格管理,国际气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等民生用气影响可控制到最低限度。”
“对居民生活用气实行基准门站价格加合理浮动机制管理。在当前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的情况下,相关各方很好地贯彻执行了这些政策要求。民生用电用气价格将严格按价格政策保持基本稳定。”
简而言之,即便国际天然气暴涨,民生用气还是能保量保价的。
北方农村煤改气,今年终于可以安心过冬了。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本文 暖如家收集整理,若有需求请告知.联系我处理.网址:https://www.nuanrujia.cn/bigualu/458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文章,感谢互联网提供;3.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若有疑问联系微信:nanhu9181